您现在的位置: 海空神佛慈济网 >> 道教 >> 原创发表 >> 正文

《道德经》本质上是一部“兵书”
作者:道教会    文章来源:海空神佛网    点击数:5565    更新时间:2008-7-11


正是出于老子的“道德一统”的思想,故在如何“得道”上,老子对“德”,即“德高”提出了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讲要喜欢道。
        老子说:“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可见,老子认为,要得到“道”,首先就要喜欢道,乐于和它在一起。只有喜欢它,才能得到它。所以,喜不喜欢道,是“德”的要求,“道”的表现。
        二是讲要图难于小、于易,少说多干,勤学苦练,循序渐进。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又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又说:“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可见,在老子看来,要得到道,须从基础做起,勤于习练,和正视困难,少说多干,方才可能。所以,图难于小、于易,少说多干,这也是“德”的要求,“道”的表现。
        三是讲要善于研究和总结,做到“知人知已”,扬长避短。
        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又说:“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可见,在老子看来,对“道”的认识,一方面要历史的去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则要从现实中,即从身边的事中去了解和把握。这样,就会做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而很好的了解、把握“道”。这样做,就做到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以利扬长避短。所以,做到“知人知已”,扬长避短,这也是“德”的要求,“道”的表现。
        四是讲要不自满,不骄傲。
        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他认为,得道之人要“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所以,做到不自满,不骄傲,方能得到道。这也是“德”的要求,“道”的表现。
        五是讲要做到符合规律,精益求精。
        老子说:“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在这里,老子提出“得道”要做到“符合武术规律”。
        那么,怎么样才叫做符合规律呢?
在老子看来,就要懂得和把握武术之道的“微明”、“袭明”、“明”的三种境界,并最终落实于“明”。
        对于“微明”。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在老子看来,这“微明”境界就是“诈术”境界。懂得“微明”这个道理,就懂得了武术上的“诈术”。但是,这只是初初懂得“柔弱胜刚强”道理的“下乘”境界。
  对于“袭明”。老子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在老子看来,“袭明”境界,就是“懂得熟练的运用武术的打法法则与原则、方法与技巧,和懂得武术的得失成败”的境界,它合符“柔弱胜刚强”规律的道理,但是,这在武学上只属于“中等”境界。
对于“明”。老子说:“见小曰明,守弱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在这里,句中的“小”、“弱”,就是喻指的“柔弱胜刚强”规律。这就正如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之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同时,老子又说:“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故在老子看来,“见小曰明,守弱曰强”方才是符合“柔弱胜刚强”规律的“上乘”境界。
在老子看来,懂得上述的道理和境界,就能够做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和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一来,就如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十分稳妥的,和手到擒来的事了。
所以,做到符合规律,精益求精,这也是“德”的要求,“道”的表现。
可见,老子这些“德”的要求,必然铸成“道”的形成,并达到和实现“德高道高”的“武术”目标。
        {2}、老子在“治道”方面揭示出了“民心无故”的“武学”思想。
        所谓“治道”,就是以“德”的思想、行为来制约和规范“道”,即制约和规范“柔弱胜刚强{包括‘刚强胜柔弱’}之道”。其目的,在于将“道”用于正道,而不是邪道。
在“治道”方面,老子也提出了“德”,即“德高”的具体要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讲“忘我”。
        老子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他认为,道生长养育出来,不把它据为已有,不为个人所依赖,不以个人的意志去主宰它,这就是极其高尚的品德。这样做,就会“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就会“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故做到“忘我”,就是“德高”的表现。
        二是讲“爱民”。
        老子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他认为,将个人的利害得失与天下苍生的命运连在一起的人,方才能够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以爱天下苍生为已念的人,百姓才会相信他,并靠他为百姓办事,百姓方才放心。老子又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他认为,要把百姓的心思作为自己的心思,才能够做到“德善”、“德信”。故做到“爱民”,就是“德高”的表现。
        三是讲“契约”。
        老子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他认为,靠“调和”等办法,可以了结大怨,不能了结余怨、小怨。这是不好的办法。因此圣人凭借契约来调解,这样一来,既不会责备于人,当事双方也不会互相指责,而“怨”也就会顺利的解决了。故老子又说:“有德司契,无德司彻”。他认为,“德”是凭借契约表现出来的,无德的人才会凭借诸如法令等这些东西。所以,按照体现出平等原则的“契约”来办事,就是“德高”的表现。
四是讲“正义”。
       老子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从老子的“道德一统”的思想去看,“道”就是“德”。故这句话也可以视为:以“德”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那么,老子的“德”是什么?主要指的就是上述老子的“忘我”、“爱民”、“契约”思想。由此,表现出了老子的“是非”判断标准,和“正义”观。同时,以此出发去认识战争,老子说:“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又说:“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即使出现了战祸,也要做到“杀人之众,以哀悲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这些,都体现出了老子对战争的立场和态度。所以,坚持正义,反对非正义战争,就是“德高”的表现。
        五是讲“无畏”。
        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在老子看来,只要有了“不怕死”的这种胆量和气魄,必然会“置于死地而后生”,而表现出“道高”来。故做到“不怕死”,就是“德高”的表现。
而老子“治道”思想的核心,就是老子“以百姓心为心”的“爱民”、“民心”思想,和“有德司契”的“契约”、“平等”思想。这个思想核心,深刻反映为“民主”思想。
因此,老子的“治道”思想,它既是对“霸道”、“暴政”的批判和否定,又是老子对战争的态度和立场。在老子看来,只要坚持“民主”和“正义”,就充分表现为“民心无敌”,就会取得战争胜利。
正是老子“民心无敌”的思想,就表现为“武学”思想。
       
四、《道德经》本质上就是一部兵书
 
如上所述,勿庸置疑,老子的“道”、“德”思想,完全反映出了《道德经》的“武术”、“武学”主题。
因为,老子的“道”,即“柔弱胜刚强{刚强胜柔弱}”之道,表现为“武术之道”、“武学之道”;而“德”,表现为“道”的内在条件,是“道”的题中应有之义。故讲“德”仍在讲“道”,即,仍在讲“武术之道”、“武学之道”。而且,正是“德”的阐释和规范,方才完整、准确、科学的体现出了老子的“武术”思想、“武学”思想。老子的这些思想贯穿了《道德经》全篇,故把《道德经》视为“兵书”理所应该。
        而且,将《道德经》视为“兵书”的最根本的理由在于,老子提出的“柔弱胜刚强”是对统治者赖以的“刚强胜柔弱”的批判和否定。因此,如果说,“刚强胜柔弱”表现为统治者以武力为基础的“霸道”统治的话,那么,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则是要冲破和砸碎统治者的“武力”和“霸道”的统治,以实现“无为而治”的“德治”政治。故在“柔弱胜刚强”与“刚强胜柔弱”之间,反映出了“以武制武”的原则和精神。而这点,正是《道德经》“兵书”本质之所在。
历史的看,老子的“武术”、“武学”思想,造就出了中国“武学文化”[5],并实际的左右了从东周到西汉的中国几百年历史。
表现在:老子的“武学”思想,即旨在如何“止武”、“止戈”的问题上,开启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呜”;老子的“武学”思想,即“民心”和“爱民”、“公平”和“正义”、“忘我”和“无畏”的精神,造就出了中国的“侠士”,孕育出了中国的“武侠文化”;老子的“无为而治”的“德治”政治主张,在西汉初得到了实现。
特别是,老子的“武术”、“武学”思想完全被孙子、鬼谷子等人继承和发扬,从而使得中国“武术-军事”一体的“兵法”面世[6]。这种“兵法”思想,上演出了诸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合纵连横,秦扫六合,并最终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威武雄壮的历史大戏,也使“中国武术”、“中国兵法”彪榜青史,万古不朽。从而深刻展现出了在国家、阶级这种“文明”延续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新的“文明发展里程碑”,这就是:中国的“武术”、武学“文明”,和战争“文明”。
所以,老子的《道德经》本质上是一部“兵书”无疑。
历史的看,老子的“道德”思想,派生出了孔子的“道德”思想,派生出了庄子的“道德”思想,等等,从而导致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形成。但是,应该看到,孔子、庄子的“道德”思想,无疑的,曲解和扭曲了老子的思想。在这些“道德”思想中,唯有老子的“道德”思想,即“柔弱胜刚强”的“武术”、“武学”思想,方才真正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和脊梁。
老子的《道德经》,是“兵书”但似乎又超出了“兵书”的范围。表现在,老子思想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首开了“民主”思想、“德治政治”思想之先河。但这都是老子武学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老子的这个思想,无疑的,是对人生、对社会、对政治的理智洞察,和高瞻远瞩的结果,十分令人折服。老子思想的伟大理论建树,对促进今天的民主政治的发展,都会产生无可估量的作用。
 
     注:
[1]、[4] 、[6]:姚文俊、徐家明,《老子是中国武学及武术散打和文化的缔造者》,韦燕,《中国党政企干部优秀论文选》{卷四},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2004
[2]:姚文俊,《老子武术蜀中寻踪》,载于2005年四川省社科院《中华文化研究通讯》第2期。
[3]:姚文俊,《破译〈道德经〉秘密的一把钥匙》,载于“中评网”、“老子文化网” 等等
[5]:姚文俊,《为“武学”文化正名》,载于2005年第4期《文史杂志》。

上一页  [1] [2] 





最新评论
发 表 评 论
姓 名: * 性 别:
Q Q号: Email:
我要给这篇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验证码: 
请自学遵守,注意文明发言
企业服务

新闻排行

道教

慈善

焦点

热点

 世界最大老子铜像在洛阳落成
 法国道教协会景秀会长发言
 老子故里道祖老子圣像开光现场
 乡土教材《老子》首发
 平凉市道教协会佛教协会成立
 泉州玄妙观凌宵殿落成
 老子诞辰2577周年祭祀大典盛况
 8000件《道德经》书法作品逐鹿老子故里
 河南进行老子文化圣火传递
 《和谐社会与道相通》在老子故里开拍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赴玉树地震灾区跟踪报道
 北川汉子玉树开免费餐馆 上千灾民排队吃饭
 日本惊现不明神秘光柱
 玛雅神庙出现神秘轴状光束 疑为世界末日警号
 夫妇中千万后全部捐出奖金 自称"感觉好极了
 江苏独腿考生的艺考梦
 吕良伟为慈善登台 一曲高歌筹得最高善款
 成龙坦言做慈善始于做秀 自曝曾有女影迷为他
 章子怡被爆假捐款 四川慈善总会称没收到
 图文:《丑女无敌》毛俊杰热衷慈善 济南捐助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赴玉树地震灾区跟踪报道
 净空法师于端午节到广东省广州市大佛古寺进
 北川汉子玉树开免费餐馆 上千灾民排队吃饭
 我国公民9月15日起可组团游览以色列(外一则
 老子故里道祖老子圣像开光现场
 周易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钓鱼台伏羲大典和姓名学文化节圆满成功
 美国宗教领袖谴责奥巴马歪曲圣经教义(组图)
 江苏独腿考生的艺考梦
 内蒙古阿拉善广宗寺举行授予噶居学位辩经法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赴玉树地震灾区跟踪报道
 年龙上师于11月8日圆寂
 净空法师于端午节到广东省广州市大佛古寺进
 罗马教区新任代理主教奥斯丁·瓦利尼枢机称
 北川汉子玉树开免费餐馆 上千灾民排队吃饭
 日本惊现不明神秘光柱
 我国公民9月15日起可组团游览以色列(外一则
 奥巴马称不后悔支持在纽约世贸遗址建清真寺
 世界最大老子铜像在洛阳落成
 新疆特克斯县按“八卦图”建设解决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