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海空神佛慈济网 >> 道教 >> 原创发表 >> 正文

老学归真
作者:海空神佛网    文章来源:逸民之道    点击数:5368    更新时间:2012-2-15

老学归真

老子西出函谷,老学即成绝学。我泪奔呀……^-^

老学是一门唯物的哲学,是一门入世的哲学,更是一门治世的哲学。

老学就是老学,是老子之学,是由天体物理学所阐发的哲学。道是老学的核心,但老学不是后世的道学;老子没有开创道教,所以也与道教无关。炼丹修仙的道士们把老子追封为太上老君,未经老子他老人家同意,做不得数的。^-^

中国的国学博大精深,其中有几部书是很难读懂的。首推当是以诘屈聱牙著称的《尚书》,王静安先生直承,于《书》所不能解者殆十之五;其次则当推《道德经》。《尚书》之难,难于训诂;而《道德经》之难,难于理解,关键是难在对概念的理解。

老子的哲学是由天体物理学所阐发的,而在老子生活的年代,天体物理学根本就没有,天体物理学所涉及的概念当然更是不存在了。老子必须要定义一些概念,才能清楚地讲述他的理论。所以,《道德经》一书在第一句:道可道,非恒道,之后的第二句就是:

名可名,非恒名。(《道德经·第一章》)

这里的第一个名,是名词,作概念解;第二个名,是动词,作定义解。

名,作为名词,可以解释为名字;作为动词,可以解释为命名。而解释为概念、定义,大概字典里都没有吧。^-^

名者,《说文》云:自命也。

似乎隐约包含有概念和定义的含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概念可以重新定义,没有恒久不变的概念。

这句话也可以直译为:名字可以重新命名,没有恒久不变的名字。马马虚虚吧。^-^只是觉得这样解释实在是不够准确。因为紧接着,老子马上就给出了两个概念并做出定义:

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第一章》)

意思是:无,用来定义天地之始;有,用来定义万物之母。

回头看看历代对《道德经》这句话的解释,有能解释得通的吗?

总体来说,《道德经》一书中的很多概念,之前没有,之后乱解。而如果不能理解这些概念,就不可能读懂老子的思想。

儒学的道德 一般把《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而道德二字正是老子思想的精髓。

老子讲道德,儒家也讲道德,但是老子的道德与儒家的道德是完全不同的。

先来解释一下儒家的道德。对于儒家的道德,孔圣人没有解释,孟圣人也没有解释,子思圣人解释过道: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子思·《中庸·第一章》)

译文:天命就是本性,顺乎本性就是道,修道就是教。道,一刻也不可以离开,可以离开的就不是道了。

传说中,老子作过孔圣人的老师。那么,如果说孔圣人、子思圣人读过《道德经》,并非不可能,而子思圣人如此来解释道,不能说完全正确,但应该说很贴近老子的道了。

对道德比较早的解释来自想当圣人的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侍于外之谓德。(韩愈·《原道》)

简单地理解,由仁义而行就是道,不依赖外部而内心充满仁义就是德。

一个表面高尚但空泛而又抽象的精神概念。

所谓道统、道学是也。

老子之道 何谓老子之道?

韩非子曰: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韩非子·解老·第二十》

然者,《玉篇》云:许也,如是也。《广雅·释诂》云:成也。

稽者,《广雅·释诂》云:合也。

《易·系辞》云:于稽其类。《注》云:考也。

译文:道,是使得万物成为这个样子的原因,是所有的事理稽考的依据。

韩非子此说是也。

故而,道,应该解释为:道理。

道理?什么道理呢?

历代对道的解释都是含混不清,没办法,我做了以下的定义:

道,世间万事万物在其自身规律和环境规则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行为哲学或指导思想。规律、规则和道,三者之间是互动的。

我们经常说的治国之道、生存之道、盗亦有道、猫有猫道,狗有狗道,此其道也。

这个定义是否准确,放到上面这几个词组里去理解,则自可得出结论。这个定义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自老子下面这句话,这句话也是老子思想的核心: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一般的解释是: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取法于自身。

法解释为取法,不能说错,但关键是对自然的理解错了。

理解这句话有两个关键::一是法,一是自然。

法:作为名词,意思是规则;作为动词,意思是以为规则。

何谓自然?

自者,《集韵》云:己也。

然,指形成。例如《大戴礼记》的这句话:

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大戴礼记·武王践阼·第五十九》)

自然的意思就是,自身所形成的。我们常用的成语自然而然,最基本的意思是,自身所形成的这个样子。

但是,这只是自然的基本含义,如果对自然的理解仅只停留于此,那么,对这句话的理解就一定会犯错误。所谓道取法于自身,也正是这样的错误。道取法于自身,或者说道效法自己,难道说道具有人工智能,可以自我学习?显然,这样的解释是错误的。

由此,一定要知道自然的引伸含义,即自然应当理解为:天然,而非人为。老子的自然和我们今天常用的自然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直接理解成:宇宙万物,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并不为过。

这句话我的解释是:人的规则源于地,地的规则源于天,天的规则源于道,道的规则源于自然世界。

何谓人法地?

人的规则源于地。

地不仅是人的规则,也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的规则。

如此解释还是不好理解,先来看一个进化论的例子。

1835年,查尔斯·达尔文随小猎犬号英国海军测量船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他在岛上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采集标本,岛上成群结队的雀科鸣鸟引起了达尔文强烈的兴趣。所有这些鸟都是偶然从南美洲飞抵这里的古老品系的后代。它们在整个岛上找到了许多闲置的适于栖息的生态环境,并进化成在体形大小、鸟喙形状、羽毛颜色、声音、饮食和行为等方面各有不同的十三个品种。不同品种的鸟,其嘴部的差异性就是这种适应性传播的最好证明。有些鸟具有典型的食籽喙,另一些以仙人掌植物为食的鸟长有一种长而尖的嘴,还有一些以昆虫为主食的鸟拥有一个小乳头状的鸟喙。

此谓鸟法地也。^-^

再来看看人类的进化。通过现代基因学的研究,我们知道,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人都有着共同的祖先,我们可以称之为科学亚当和科学夏娃。但是,今天的地球人,无论从肤色、体型、毛发等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也即我们区分所谓人种的根据。那么,这种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呢?老子告诉我们,原因在于,人法地。

同样,我们还知道所谓的地域文化差异。例如,先秦文化中的楚文化、巴蜀文化等都和中原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使在今天,地域文化差异依然存在,最典型的就是方言。那么,这种差异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老子告诉我们,原因还是在于,人法地。

世界文明史上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其间同样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造成差异的原因同样可以归结为:人法地。

南怀瑾先生的解释:老子说人法地。人如何效法地呢?人要跟大地学习很难。且看大地驮载万物,替我们承担了一切,我们生命的成长,全赖大地来维持,吃的是大地长的,穿的是大地生的,所有一切日用所需,无一不得之于大地。可是,我们回报它的是什么?只不过是死后一把又脏又臭的腐烂掉的脓血和败坏了的朽骨头罢了。

南怀瑾先生的这个解释大概源于子思圣人吧。

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子思·《中庸·第二十六章》)

同样出于儒学的《易传》也有相似的说法。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象辞上传·坤卦》)

我很笨笨,^-^有个问题不大明白:若地可谓以厚德载物,那么,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海啸等等自然灾害又当如何解释呢?

想用儒学的理论来解释老子的思想,是完全行不通的;反过来老学倒是批判儒学的利器。

何谓地法天?

地的规则源于天。

天就是宇宙。

天不仅是地的规则,也是宇宙中所有天体的规则。

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谓地法天也。

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地球是被太阳捕获的吗?太阳又是如何形成的?类似的问题会有很多,现代天体物理学家未必能够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但是老子告诉我们一个最基础的理论:天是宇宙中所有天体的规则。

何谓天法道?

天的规则源于道。

道是天的规则,天的规则就是宇宙哲学。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太。太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老子这段话,是对宇宙大爆炸之前混沌状态的描述,也是老子对宇宙哲学的描述。直译出来并不太困难,但是要想把其中的含义解释清楚,还是交给现代天体物理学家吧。

何谓道法自然?

道的规则源于自然世界。

于本体,即我,而言,本体的行为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

一曰内因,一曰外因。

内因者,规律也;外因者,规则也。

在广袤无垠的宇宙空间,如果只有一个天体,假设这个天体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那么,对于本体,地球而言,其在宇宙中的运行轨迹就没有外因的干扰。此时,影响地球在宇宙中的运行轨迹的动因只有内因。

但是,宇宙空间中天体的数量,并不是人类的感性思维所能够理解的。天体之间存在着我们熟知的万有引力。于是,地球就会受到宇宙中所有天体的吸引。只不过这些引力由于距离远近的关系,或大或小而已。但这些所有的外力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合力,这个合力于地球而言,就是地球运行的规则。

回到刚才的假设,即宇宙中只有地球一个天体,来探讨内因是如何形成的。如果没有外力,地球在宇宙中的运行轨迹有没有规律呢?当然是有的。

地球上的所有物质,相互之间也存在着万有引力,叠加在一起,同样会形成一个合力。这个合力于地球而言,就是地球运行的规律。

地球在宇宙中的运行轨迹是其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则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个结果就是地球的行为哲学,就是地球的道。

如果把地球上的物质作为本体,那么地球运行的规律,就是地球上物质运行的规则。

规律与规则,由于本体的不同,也即视角的不同,存在着向下兼容性。自然界的规律,对于道而言是规则;道的规律,对于天而言是规则;天的规律,对于地而言是规则;地的规律对于人而言是规则。

故: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为世间之全部,自然的规律和规则相互作用而产生道,故道法自然。

规则源自规律,规则亦可改变规律。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一是,对于本体而言,自然的外部规则本身就是一个自然规律。例如,同一纬度、海拔相近的地区,降水量决定了该地区可以生长的植物的种类。对于植物而言,降水量是外部规则;但是,对于自然界而言,降水量是一个自然规律。

一是,对于本体而言,外部规则可以转化为自身规律。例如,前文提到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的雀科鸣鸟的品种分化;例如,人对家禽、家畜的驯化。

谈了半天规律,在老子的《道德经》里,提到规律了吗?

然。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经·第十六章》)

译文:那些芸芸众生,都再次回归到他们(生命)的起点。回归到起点叫做静,就是生命的循环往复。生命的循环往复叫做规律,懂得规律就是明智。

老子把规律叫做常。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第十六章》)

译文:懂得规律才能够包容,能够包容才能够为公,能够为公才能够为王,能够为王才能够顺天,能够顺天才合乎道,合乎道才能够长久,终身都没有危险。

知常是为王者行止的基础。

由此,做出道的定义:

道,世间万事万物在其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则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行为哲学或指导思想。规律、规则和道,三者之间是互动的。

简单说,道就是哲学,就是思想。

由此可知。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句话正是老子思想的核心。

另外,这句话中的所有名词,顺序上是向前兼容的关系。即:

人法地,人法天,人法道,人法自然。

地法天,地法道,地法自然。

天法道,天法自然。

由这句话,还可以衍生出:

人有道,地有道,天有道,道亦有道。

谓人道,谓地道,谓天道,谓道可道。

此道亦有道非彼盗亦有道。

这个地道也不是打得大日本皇军嗷嗷乱叫的那个地道。^-^

顺便把《道德经》的第一句话解释一下。

道可道,非恒道。(《道德经·第一章》)

这里的第一个道,是名词,可以解释为道理。进一步可以解释为:行为哲学,或者指导思想。

第二个道,是动词,作梳理、疏导解。

例如《论语》的这句话: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第二·三》)

由此,

道可道,非恒道。

可以解释为:道理可以重新梳理,道理不是一成不变的

老子之道德 何谓老子之德?德者,得也。这是以前的解释。没有全错,但至少是不完全。

赵构、秦桧杀了岳飞,赵构、秦桧个人是得了,然赵构、秦桧之徒,岂可谓德者乎?我的解释:

德者,天下之得也。

则,

老子之道德:道为天下之所得者也。

庄子对老子的曲解 后人言老必言庄,但实际上,虽然不能武断地说,庄子老先生根本就是曲解了老学,但起码《庄子》这本书是曲解了老学。

庄子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庄子·胠箧》

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是在解释老子所说的绝圣弃智,而实际上则是完全背离了老子的思想。老子说绝圣弃智,庄子也说绝圣弃智,二者有什么不同呢?

先来看看老子的原话:

老子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道德经·第十九章》)

老子这段话,实际上是说给最高统治者听的,那么这个最高统治者是谁呢?当然就是圣人,就是王。《道德经》一书中多次提到圣人和王,老子和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一样,都希望有一个救国救民的圣人出现。不能说老子这个想法是个幻想,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所决定的,老子倒是想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一份提案呢,可惜那会儿没有。^-^

而且老子和别人的不同之处在于,老子不像儒家的孔圣人、孟圣人那样厚古薄今。《道德经》一书中绝口不提鸟生鱼汤,估计他老人家也没把鸟生鱼汤当什么圣人。相反,《道德经》一书,实际上就是一部圣人养成规划。^-^而老子的绝圣弃智实际上就是在训导圣人,你如果想要成为真正的圣人,就要抛弃做圣人、做智者的想法,抛弃这些表面浮华的东西,要做到见素抱朴。只有如此,才会民利百倍,百姓才会把你当作圣人。

讲一个可能是史实的故事,只是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无聊,懒得考据了。宋神宗一直就是王安石的粉丝,当他第一次见到王安石的时候,就问他:天下如何才能大治?王安石说:要选对为政之策。宋神宗又问:那么唐太宗的政策怎么样?王安石肃然正色:陛下应该效仿尧舜,何必学唐太宗。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有几个不想做鸟生鱼汤的?又有哪一个做到了?一天到晚梦寐以求想做圣人,再加上一群阿谀逢迎的大臣,于是中国历史上就有了一群圣人皇帝。客观地说,想做圣人的皇帝还是比不想做圣人的皇帝强一些,至少在他们祸国殃民的时候,还要有所收敛。那些不想做圣人的皇帝们可不是因为听了老子的训导,而是他们本身就知道贪图享乐,完全做到了自绝于人民。当然,如果只是贪图享乐也没什么不好,皇帝自己玩自己的,顶多是全天下的百姓养了个闲人;只要让百姓自己过自己的,天下也能太平。

简单总结一下老子对圣人的认识:天下需要圣人,但需要的是那种不以为自己是圣人的圣人。

举个例子:毛泽东主席在战争年代是很反对个人崇拜的,那个时期,毛主席的历史功绩也是非常伟大的,中国人民把毛主席当作圣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邓小平谈到毛泽东,1957年以后错误越来越多了。为什么会错误越来越多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阿谀之词太多了,反对的声音听不得了,以为自己不会犯错误。毛主席真是自己把自己当作圣人了,于是毛主席走下神坛了……

庄子这篇文章并不是在训导谁,而是在作一个客观描述:因为圣人不死,所以大盗不止。只有绝圣弃智,大盗才能没有。看起来是在解释老子的绝圣弃智,实际上根本没有明白老子的意思。要不然就是有意曲解,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的哲学自成体系,但和老学确实是牵扯不上什么太多的关系。

刘文典号称天下懂庄子的人只有两个半:庄子、刘文典,冯友兰算是半个,而我等芸芸众生连半个都不算,狂汗。^-^所以,我们就不解庄子了,还是留给刘文典去解吧。

顺带说一句,绝圣弃智,楚简甲本作:绝智弃偏。对照《庄子》来看,可以说是楚简本错了,可见楚简的权威性也还是值得怀疑的。





最新评论
发 表 评 论
姓 名: * 性 别:
Q Q号: Email:
我要给这篇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验证码: 
请自学遵守,注意文明发言
企业服务

新闻排行

道教

慈善

焦点

热点

 世界最大老子铜像在洛阳落成
 法国道教协会景秀会长发言
 老子故里道祖老子圣像开光现场
 乡土教材《老子》首发
 平凉市道教协会佛教协会成立
 泉州玄妙观凌宵殿落成
 老子诞辰2577周年祭祀大典盛况
 8000件《道德经》书法作品逐鹿老子故里
 河南进行老子文化圣火传递
 《和谐社会与道相通》在老子故里开拍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赴玉树地震灾区跟踪报道
 北川汉子玉树开免费餐馆 上千灾民排队吃饭
 日本惊现不明神秘光柱
 玛雅神庙出现神秘轴状光束 疑为世界末日警号
 夫妇中千万后全部捐出奖金 自称"感觉好极了
 江苏独腿考生的艺考梦
 吕良伟为慈善登台 一曲高歌筹得最高善款
 成龙坦言做慈善始于做秀 自曝曾有女影迷为他
 章子怡被爆假捐款 四川慈善总会称没收到
 图文:《丑女无敌》毛俊杰热衷慈善 济南捐助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赴玉树地震灾区跟踪报道
 净空法师于端午节到广东省广州市大佛古寺进
 北川汉子玉树开免费餐馆 上千灾民排队吃饭
 我国公民9月15日起可组团游览以色列(外一则
 周易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子故里道祖老子圣像开光现场
 钓鱼台伏羲大典和姓名学文化节圆满成功
 美国宗教领袖谴责奥巴马歪曲圣经教义(组图)
 江苏独腿考生的艺考梦
 内蒙古阿拉善广宗寺举行授予噶居学位辩经法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赴玉树地震灾区跟踪报道
 年龙上师于11月8日圆寂
 净空法师于端午节到广东省广州市大佛古寺进
 罗马教区新任代理主教奥斯丁·瓦利尼枢机称
 北川汉子玉树开免费餐馆 上千灾民排队吃饭
 日本惊现不明神秘光柱
 我国公民9月15日起可组团游览以色列(外一则
 奥巴马称不后悔支持在纽约世贸遗址建清真寺
 新疆特克斯县按“八卦图”建设解决拥堵
 玛雅神庙出现神秘轴状光束 疑为世界末日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