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17|回复: 0

紫薇圣人点评道德经2--老子是明心见性的大彻大悟者1.-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1-5 10: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面以古诗文翻译网《《经典名著全译《《道德经》全译有关章节为范本进行解读和破译点评,当然,我不是专家学者,我只是按理解说出个大意,但愿能够抛砖引玉,请同道和专家学者们来共同探讨和注解吧。
下篇 德经
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而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不欲珞珞如玉,落落如石。
译文:过去得道的那些:天得道才会清明,地得道才会宁静,神得道才会灵验,谷得道才会丰盈,万物得道才能生长,侯王得道才能成为天下的统帅。进一步而言,天不清明就会崩裂,地不宁静就会坍塌,神不灵验就会消亡,谷不丰盈就会枯竭,侯王不能统帅天下就会被**。因而贵是用贱来作根本的,高层是靠下层做基础的。所以侯王自称孤家寡人,无德无行不能使人才归附,这难道不是以低贱来做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声誉就是没有声誉,既不愿意自己的声誉美好得象宝玉,也不愿意声誉鄙陋得象顽石。
点评:本章重点突出“一”的重要性,提出要得“一”和守“一”的思想。得“一”和守“一”,其实就是有“德”的过程。有“德”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一”是什么?“一”在这里就是“气”。“气”就是“道”的物质形态。,因此,以上的所有得“一”,都是得“道”的意思。这就是说,万物得了“气”才是得“道”,因此才能具备各自的“德”。
我点评,这一章的一,就是道,就是天之道,就是天意天命天理良心】,
第四十三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侯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在空灵自然的道的作用下,混沌的无极转化为太极,进一步化生为阴阳两仪。两仪化合而衍生和气,从中繁衍出天下万物形形色色。万物虽然繁杂,却都蕴涵阴阳二气,调和阴阳二气就成为和气。人们所厌恶的,只是孤行、独居、无人相应等苦难,而侯王却反而常用它来作为自己的谦称。所以说事物有时表面上的损害反而能使它真正得益;有时表面上增益反而在实际上造成了损害。别人的教诲,我也常用来教育人。逞强好胜的人不会有好下场。我常以此作为做人的准则。
这一章,我没有异议】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明了天下发生的大事、兴衰成败的大趋势;不用往窗外看,就可以明白天地日月星辰的运行作用、万物生长化育的道理。往往是向外追寻的越远,真正的智识反而越少,心灵的蒙蔽反而更多。所以圣人不用实证就可以知道结果,不用眼睛去看就能明察秋毫,不去刻意施为,因循自然就能大功告成。
点评:本章主要讲的是内修与外学最根本的区别——“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辨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老子在这里告诉我们,这个所有事物内部最本质的联系就是“道”。“道”是“不远人”的。“道”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通向宇宙大道的那条路,都有通向万事万物最根本属性的那条路。只不过对于多数的人来说,这条路已经被过多的欲望和偏执所堵塞、所蒙蔽了。正是因为这样的堵塞和蒙蔽,所以他们不能发现处于内心的光明和智慧,他们无法“内视”、“内观”,所以只能依靠向外探索。
真正最根本的、最彻底的实践是“内修”,“内修”是“明心见性,直指人心”的,“内修”才是直接和“道”的核心——无在联系的
【我点评,这里的明心见性,直指人心说的是天人合一的良心洞的天门打开时的状态,即良心洞里良心飞腾的时刻,即是得道的人看到了天理即是良心,那么,他就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了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从事进修学问的人学识一天比一天长进,从事修养道德的人欲望一天比一天减退。欲望不断地减退,才会达到真正不想有所施为的地步。只有真正放弃所有主观的意愿,而完全因循自然的行动,才能达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做任何事都能成功的地步。所以准备治理天下的人一定要因循自然不加造作。如果他要造作生事,他就不配来治理天下。
点评:本章从“损”和“益”的关系也就是“为道”和“为学”的关系开始,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概念,进一步提出了“取天下”必须“无事”和“无为”的理念。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是一个向外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获得知识和经验从而了解世界,所以才会不断地增益;“为道”是一个向内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消除多欲和妄执从而产生明悟,所以才会不断地减损。“为学”是基于“有”的,所以是“后天”的学问;而“为道”是基于“无”的,所以是“先天”的道行。“后天”是在独立个体产生之后的,而“先天”是在独立个体产生之前的。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为道”就是一个自我主动去“损”的过程。“损”掉的是自己身上那些非“道”的东西——贪、嗔、痴,或者说是那些“有为”的要“造作生事”的东西。
佛教最基础的修行就在于一个“戒”字,要持戒。持戒到达戒律精严的过程,就是“损之又损”的过程,就是“致虚极”的过程,最终就能到达“无为”。
持戒在一定意义上或许和修剪植物的枝叶差不多,只有主动去去除那些多余的、不必要的、甚至是错误的方向上的生长,才能集中生命中所有的能量在最必要的、最关键的、最正确的方向上成长、甚至是产生根本性的突破。
当然,“损”和“持戒”的意义并不简单的只是积蓄生命的能量而已,人类和“无情”的植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意志的、有愿望的。如果这个意志和愿望沉迷于世俗的目标,只要足够专一和持久,也能做出一番“功业”,这就是意志和愿望的力量。但是如果执着的仅仅是世俗的目标,那么功名利禄就会在他努力的过程中不断地去障碍、蒙蔽他本心的清明。
每个人在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有着一颗纯净无暇的心灵。这种先天的“直心正见”,就是“童心”。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婴儿”这个概念,“婴儿”就是一个全真浑朴的形象。尽管在人世之初,每个人都有这样一颗纯净无暇的心灵,但是随着入世渐深,被七情六欲、五蕴八苦所沾染,就会渐渐地被污染直到迷失在“无明”之中。这个“无明”——无法光明、清明,它是人在“后天”时期被沾染的。
【我点评,这些讲的已经明白无误了,这种先天的婴儿般的童心就是道心良心了】
每个人心底都有一面明镜,这个世间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面明镜里找到答案。看不清只是因为你已经很久没去擦拭它,让它被厚重、灰黑的“无明”所遮盖了。这个障蔽你和自己的清明本心接触的“无明”,才是需要去“损之又损”的。
因此,“损”和“持戒”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发现本性的光明,保持本心的清明这样,你才能真正拥有了人生的指南。你会自觉自愿自动自发地把你的一切投身于“道”,完全遵循于“道”,达到真正的“无为”——所有的思想、语言、行为完全顺应自然、顺服天道。
【我点评,这一章,我没有异议】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5-17 00:38 , Processed in 0.1748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