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94|回复: 0

赏茅山道院楹联 观圣境别样洞天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3-18 15: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学品种,它不仅被文人爱好和收藏,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为大众喜闻乐见,这种经久不衰而民族性特强的古代文体,如今仍在普遍使用。
道教宫观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语句精炼、内涵深刻、意境怡人、以劝世扬善,尽孝养亲宣传我国的古老文化传统;且借景喻物,发人深省,融入生活,流传久远。道教宫观大都建于名山大川或风景闹市,它不仅是道教信徒过好宗教生活的场所,同时大多也是广大游人观光揽胜之地。这些楹联,或悬挂在殿堂抱柱、神拿之上,或镌刻在牌坊、山门两侧,或出现在道房、客厅之中,形成道独特的风景线,让香客游人在赏联中赏景、赏景中赏联,从而达到景联交融的意境,更使人感到读联如读史、赏联能悟道。

茅山是我国的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祥地,历史悠久,高道辈出,山志齐全,碑刻众多。许多隐士高人、文人墨客栖居游历于此,并据此撰写了一些劝世、警世、醒世名言作为三宫五观的楹联。下面兹择其中一二以作拾趣。

导人向善,要人们行善积德是道教一直倡导的理念。道教楹联则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这些劝世楹联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而每个信徒或游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个成员,联的含义必然会同每个人的身份、地位、家庭、身世以及生活遭遇有所联系,或许一副道教楹联就能使信徒和游人观赏之后得到启发并产生联想,乃至于醒悟。比如:





茅山九霄宫灵官殿有联:“十万朝山非是别,忤逆子孙休见我;一半进香也有功,孝顺儿女皆为你”。

太元殿有联:“在家不孝双父母,何必灵山见世尊”。‍






这两幅楹联通俗易懂、含义深刻。人生在世,孝字当先;从我们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父母付出的血汗,是我们一生的亏欠,古人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准则;而道教一直提倡“未修仙道先修人道”,认为“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孝道不仅是一种伦理道德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心性修炼的功夫。





元符宫灵官殿有联:“持身正大,见我不拜又何妨;存心邪诳,任尔烧香无点益”

磬裁第二亭东柱:“善恶本殊途,看得分明,吉凶知所趋避;邪正在一念,严为辩认,是非有认从违”。

南柱:“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而有余”。

北柱:“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






从以上这些楹联中可以充分看出,道教导人积德行善的理念,道家劝人们行善,要从身边做起,且不带功利心,不计较得失,将行善培养成一种生活的习惯。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善不论大小,行善不计较得失。劝有“点夜灯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济人渡;见挡路的荆棘顺手砍掉,遇当道德瓦石顺手挪开”,这也是道家所说的“行善积德, 利己利人”。
茅山作为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






九霄宫有副楹联形容茅山:“集神州脉气风光无限,容天地精华气象万千”。






形容主峰顶宫:“道院清幽雄踞千寻茅峰,云楼高峻蒙绕万顷烟波”。
目前茅山最古老且保留最为完好的楹联当数元符宫的三天门、万寿台的楹联,此石门石台始建于北宋,阅尽岁月沧桑,看尽人间兴亡,距今有900年左右的历史,仍兀自耸立。






三天门联为:“翠岳捧仙台华阳真气,丹崖飞绀殿河上玄风”。

万寿台联为:“仙乐彻九霄祝一人之有庆, 天香招五鹤祈四海之同春"。




寓意“圣寿无疆,万民同乐"。‍

神台后侧的道教文化长廊上的几副对联,将茅山圣境的春、夏、秋、冬四季美景描写得淋漓尽致:






“山静峰秀凝神气,林幽泉清知道源”。
“道通天地有形外,山在虚无缥缈间”。
“青松幽映峰峦翠,红日高悬润水烟”。
“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流空山自闲”‍。







茅山楹联数不胜数,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详尽介绍;请您在闲暇时驾鹤而来,亲自领略、赏析茅山的道教楹联,感受茅山圣境的文化风情。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道缘仙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6-1 10:12 , Processed in 4.3847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