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64|回复: 4

佛教徒的职业选择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0-13 12: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11-14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合理的经济生活是生存的基本要素,古人说:衣食足,然后才能知礼义。佛教八正道中的正业,就是指正当的职业。有了正当的职业,生活的基本需要有了依靠,才有余力去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因此,凡是不危害社会大众的士农工商等职业,佛教认为可以去从事。佛教主张应该存财于百姓,百姓富足了,国家才能强盛,佛教有了净财也才能兴隆,因此合理的经济生活是被认许的。但是举凡伤天害理、陷民不利的工作,譬如开辟赌场,谋取暴利;贩卖军火毒品,危及国家;私贩人口,妨害善良风俗;乃至开酒家、开地下舞厅等不当行业,都是佛教所禁止的,至于经济犯罪,扰乱国家的安定,纵然暂时吃到了刀口上的蜂蜜,但是也付出了割舌的血淋淋代价。君子取财有道,非份之财不觊觎贪想。强取豪夺,虽然一时尝到甜果,却种下生生世世的苦因。我们要追求的是永世的安乐经济生活,而不是如昙花一现般暂短梦幻的享乐。

    (一)正命──正当的经济生活

    1.合乎五戒、八正道的生活所谓‘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身为佛教徒,凡是与杀、盗、淫、妄语,乃至赌博、毒品等贩卖有关的行业,都应避免。如屠户、酤酒、酒家、舞厅、*女户、相命、占卜、钓具等,这些都是佛陀斥之为邪命的职业,所以佛教徒不应该以此谋生。此外,贪污、敲诈、剥削、仿冒、伪造皆为非法取财,国法既不容,佛制亦不许可。什么是正当的职业?《杂阿含经》中说:‘种田行商贾,牧牛羊蓄息,邸舍以求利,造屋舍床卧,六种资生具。’以现在而言,还应加上公教人员、医护人员等,只要以正当的方式,劳心劳力换得的生活,皆称为正当的职业。

    2.非道不行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善生经》中,对于取财有六种非道,不可为之1)种种戏求财物者为非道:如赌博、竞胜、比武等皆是。以博戏而求财物,不但求财不得,而且事业不成,更使本有的财物因而消耗,精神亦将受损。有六种灾患:

    1赌博场中最容易生怨起诤。
    2因与人竞争,输则必觉羞辱。
    3输则心生不甘,赢则睡眠不安。
    4使得怨家得其所欲而心生欢喜。
    5让亲月好友因爱护你而为你担忧。
    6赌博之徒,智者所呵斥,众人亦不能信任你。

    (2)非时行求财物者为非道:非时行,指昼夜颠倒,不顾家庭眷属,如玩弄**,不务正业,即世间放荡浪子。非时行的人不经营作事,则功业无成,财物亦不能得,本有的财物也会日渐消耗。非时行亦有六灾患:

    1不自护身。
    2不护财物。
    3不护妻子.
    4为人所疑。
    5多生苦患。
    6为人所谤。




    (3)饮酒放逸求财物者为非道:酒能乱性,饮酒的人必多放逸,因此也有六种过患:

    1酒醉时往往身家不顾,财物丧失。
    2酒含毒汁,能伤人致疾,或因酒醉露宿,或因酒醉跌倒而生疾病。
    3酒能使人兴奋,容易起斗诤。
    4醉能多发狂言,虽有隐密之事,不知自护,以致计划失败。
    5世之醉汉,智者所避之,无人称誉,无人爱护。
    6酒性昏迷,能令智慧减少,增长愚痴。

    (4)亲近恶知识求财物者为非道:指亲近恶友不但不能得财,反而有倾家荡产,甚至丧命的灾祸。若人亲近恶知识者,当知有六种灾患:

    1亲近贼。
    2亲近欺诳。
    3亲近狂醉。
    4亲近放恣。
    5逐会嬉戏。
    6以此为亲友,以此为伴侣。

    (5)常喜*求乐求财物者为非道:指性好歌舞**,任意浪费。此亦有六种过患:

    1喜闻歌。
    2喜观舞。
    3自歌舞。
    4喜热闹聚会。
    5喜拍手叫呵。
    6喜见弄铃。

    (6)懒惰求财物者为非道:指性好游荡,不喜作业,凡寒热饥饱都有借口,不肯作事。其有六灾患:

    1大早不作业。
    2大热不作业。
    3大寒不作业。
    4大睌不作业。
    5大饱不作业。
    6大饥不作业。

    以上六种皆是消耗财物不能生产,现世劳神丧财,身败名裂;来生堕苦趣,失人身,所以说是非道,非人伦善道也。人生在世,必须有正当的事业,因勤奋经营,使得衣食丰足而生安定,然后才能生种种的善事,即所谓‘衣食足,然后礼乐兴也’。

    3.理财之道我们有钱,并不完全达到目的,怎么处理自己的财富,这仍然是主要的课题。假如你每一个月有一万元的收入,你怎么来处理你的财富呢?在《杂阿含经》里面有一首偈语说:‘一份自食用,二份营生业,余一分藏密,以抚于贫乏。’

    十分之四──经营事业
    十分之三──家庭生活
    十分之二──储蓄应需
    十分之一──作福功德

    在《大宝积经》中,佛陀告诉我们财富处理的方法,以波斯匿王为例,他的财富,已经不要为生活计算,他处理的方法是把它分作三分:

    三分之一──用来供养宗教
    三分之一──用来救济贫穷
    三分之一──奉献国家作为资源

    在《涅槃经》中,对财富的处理方法是说,除了生活所需之外,有四分分法:
    四分之一──供养父母妻子
    四分之一──补助仆佣属下
    四分之一──施给亲属朋友
    四分之一──奉事国家沙门

    (二)佛教徒应有的职业道德观

    工作除了提供生活所需,也是奉献、服务、广结善缘的最好修行,因此应该具备正确的观念,亦即所谓的职业道德。1.要有因果的观念:不藉公务之便而贪污诈欺、假公济私、收受贿赂、强取豪夺、威胁利诱等;凡有所得,悉数归公,一丝不茍。2.要有忍耐的力量:受责不抱怨,遇难不推诿,要任劳任怨,一切想当然尔。有了忍耐的力量,才能担当,才能负责。3.要有敬业的精神:在工作中,要认真负责,要乐在其中,遇事不推托,不以磨人为乐,要给人方便,给人服务,此即是敬业。4.要有感恩的美德:凡事感恩,感谢老板提供工作机会,感谢同事、部属协助我们工作等,有了感恩的心,不论多忙、多累,都会欢喜的去做。

    (三)如何创造事业

    每个人都有很多梦想,在这么多的梦想中,总希望自己的事业能有所成就。我们的事业如何才能有成就呢?以下四句偈可以给我们 启示:

    第一、从合群中广结人缘:一个人的事业光靠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得依靠大家,所谓‘众缘和合’,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合群的风范,与人有善相处。你要想大家接受你,就必须广结人缘,给人很多的帮助,助人者人恒助之。

    第二、从工作中发挥热忱:要想创造事业,就要对工作有兴趣,对工作有信心,更要能发挥热忱。

    第三、从节俭中乐于喜舍:创造事业的人,对自己一定要节俭,对别人要丰厚。节俭,不光只是财物上的节俭,也包括时间上的节俭、感情上的节俭,所以必须懂得处理运用金钱、时间、感情,并把节俭下来的财富布施给大家,让大众共同来享受你的财富。

    第四、从勤奋中创造明天:我们要从勤劳奋斗里创造新希望,希望事业越来越开展,越来越茁壮。‘勤有功,嬉无益’、‘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从奋斗中才有明天的收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6 1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功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7 0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9-15 0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功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8 21:2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9-20 0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6-1 13:02 , Processed in 0.2001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