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54|回复: 0

未得殊胜轻安,只能为奢摩他随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8 12:52
  • 签到天数: 31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3-11-17 13: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深密经弥勒问品》(弥勒菩萨非不知定,特设问耳。):
    “问:世尊。若诸菩萨缘心为境(摄外散之心),内思维心(安住内缘),乃至未得身心轻安,所有作意(即心住所缘之作意),当名何等?
    佛答:慈氏,非奢摩他作意,是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即言所缘与心相合,除所缘外,心不旁溢,是为胜解相应作意。)”
    《弥勒庄严经论》:“由修无作行,(指从八住专注一趣起,至无作行之等舍第九住心)次彼身及心,得大轻安已,应名作意。”
    上师评说:此处言作意者,即指真正奢摩他。
    《嘎马那西那修次中篇》:“如是修止,彼之身心,若于何时成就轻安:一,如其所欲,心于所缘成就自在。二,(任意入定出定)尔时,当知是正止。”
    上师评说:此比上文,谓须具轻安与自在之二,乃得为止。在第九住心时,既非殊胜轻安,且不能自在住定,故不得为止。
    《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于此菩萨独居閒静,(修顺缘)如所思义所缘教授作意思维,(作意住于所缘不忘)舍离意言,(除上师教授所缘外,外缘一切舍离,一心不乱)于心所现(心现所缘),多数思维(依九次第多次修习),乃至未生身心轻安,是奢摩他随顺作意,何时生起,尔时即是奢摩他。”
    上师评说:意谓如法修得第九住,若未得殊胜轻安,不名得定。得殊胜轻安,乃名得定。
    问:若尔,彼未生殊胜轻安以前之三摩地,是否有功德?其功德属于何地摄(欲界一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
    答曰:欲地所摄(下界功德),欲地中虽有如是之心一境性(无沉掉之平等性,相似等引地),然非是等引地(等引地为上界功德)。所以不立彼为等引地者,以其未成就无悔(一因相),喜乐(二因相),轻安(三因相)之因相(等引必具三因相),此仅名欲心专注一趣之三摩地。如是三摩地何故不具三因相?须知三因相中,言无悔者,非作恶不悔,乃言无疲厌。欲心定尚未至此,不能无疲厌,必如《修次》所说,如其所欲,心于所缘成就自在,乃称无悔。言喜乐者,谓心分之喜,身分之乐,第九住心亦不具足。因真得殊胜轻安之止时,有极坚固之住分(喜乐与轻安不同),又有心喜身乐二分,仅九住心未能如是故。故凡未得真正殊胜轻安以前,虽不常依于念,其心亦不散于所缘之外,任运而转,现似行住坐卧一切威仪,均和杂有三摩地在内,仍当说为欲界心一境性,非真奢摩他也。
    问:得轻安之规如何?得已成奢摩他之规如何?
    答:先解释轻安。
    《集论》云:“何名轻安?谓断身心粗重之相续故,即身心之堪能,除一切障为业(作善无堪能知障)。”
    上师评说:身轻安者,昔昔于烦恼乐断而为所留难之烦恼品类身粗重性,今则若加功用断烦恼时,身沉重等不堪能与彼远离,其身轻利者是(得身轻安者,身轻快如兜罗绵,如云,触之柔软华丽无碍,故欲作善,其身无不听命)。故此身轻安恰是身粗重之对治。心轻安者,昔昔于烦恼乐断而为留难烦恼品类(烦恼助伴为其品类)之心粗重性,今则为断惑故,加功用时,心住所缘爱乐而转,而无堪能之性与彼远离,心于所缘无所碍著而运转者是。
    总之,若得轻安,则遮身心诸不堪能,具足身心极乐住也。
    未学愚见:
    过去及现在之学人,有很多人把第九住心当成得殊胜轻安者甚多,如此错谬知见与大我慢惑痴,是障碍佛道之魔业,当观察之。宗喀大师特别提明,此是欲界心一境性,意谓定尚未得,何况成佛(佛常在空慧定中而以妙观察遍缘一切诸行,此则不过于行住坐卧中尚有定境,若令彼于定中化身往它方,示现说法涅槃等相,则彼不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6-14 03:25 , Processed in 0.1591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