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70|回复: 1

自私、自利、自利利人、无我利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5-31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私、自利、自利利人、无我利他  
              [ 作者:佚名    来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397    文章录入:xuran ]

不敢谈自利,是中国包括佛教界的毛病。自利没错,自私才错。

自私、自利、自利利人、无我利他,是四种人生选择。
1、自私就是损人利己,严重的是犯罪如杀人越货;轻的是不道德,如随地吐痰。这是要反对或批评的。
2、自利,是不损人的利己。比如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前的学生生涯都是。这个本来是值得赞同和鼓励的。我们中国的毛病就出在对自利不敢谈,不敢说。自从南宋理学提出“无为而为是善,有为而为是恶”后,中国人就把自利和自私一起都踩在脚下了。从上到下,没人敢言自利,明明每个人都需要自利,偏偏都要装圣贤状。所以言利的商人是最受轻视的。佛教圈很多人也开始轻视小果声闻【小果也是圣人,与佛同坐解脱床,可轻视乎?】,遁世的道教更是不受欢迎,儒家的伪君子成群结队地出现。中国从这时开始衰落了。相反西方从文艺复兴中,脚跟点地,开始强盛起来。
3、自利利人,这是菩萨道的精髓,是双赢。值得大力提倡。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见杨笑天居士的《永明延寿与僧伽教育》。http://fy.fjnet.com/dharma/2k0107/g2k0107f02.htm
4、无我利他,或者说舍己为人,或者说大公无私。这是值得赞赏、向往的。可以在自他利益冲突时使用,时不时做一下确实不错。但要求人们长期地处处地如此,就脱离了人们的实际觉悟水平。长期的脱离只能造就伪善。时时处处能做到无我利他的,只有一种人,就是佛果后的普贤菩萨。宋儒用这种标准要求自己,也要求一切人,流弊无穷。其实儒家的祖师孔子也不这么要求人的。我们从《了凡四训》中孔子对两个弟子救人后受不受感谢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来。

孔子将天下人大致划分为三种:上根,中根,下根。
上根人,以义理自要,责任感强,属于“安而行之”的范畴。
中根人,可上可下,摇摆于欲望和理性之间,若以善因善果鼓励之,则可以上求圣贤之道;属于“利而行之”。若以无因无果迷惑之,则斯滥矣。这种人一听“有所为而为是恶”,就想让我做好事还不让我求果报,于是仅有的一点向善之心也放弃了。
下根人,不见棺材不掉泪,不见地狱不忏悔。若知因果报应的可怕,也能“勉而行之”。
理学适应于上根人,可是天下这三种人孰多?事实上是中下根极多,所以说理学害人。

以上基本是从印祖文钞受到的启发。后学佩服印祖的地方是不说做不到的大话,不教导人搞玄妙的东西,本分做事,老实做人。就是我们常说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样的话,无论是治国还是学佛,才真正有希望,不至于自欺欺人。
                                                转自: www.jiexieyin.or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1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功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KSF.cn

GMT+8, 2024-6-13 02:14 , Processed in 0.1777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