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历史上的开封犹太人聚落
作者:海空神佛网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198  更新时间:2010-4-17 9:37:4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当今时日,已很少有人知晓这样一个历史插曲,那就是在地处中原的河南开封,曾长期存在着一个犹太移民聚落。他们世世代代传承着他们自己的“脱拉”(即《圣经·旧约》),将信仰牢牢根植于内心深处。但随着1905年开封犹太人最后一位“拉比”(即主教)的辞世,这个孤悬于华夏的 “克希拉”(希伯来语之聚落、教派)最终淡出历史舞台。翌年,开封犹太教堂之传世“脱拉”亦流散于世界各地。繁华事散,人去楼空。回首漫漫征程,重温桩桩往事,足令人顿起“白云千载空悠悠”之惆怅。 明朝末年,天主教在华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惊奇地发现,竟有一个信仰上帝的群体早已先于他而来到中国,并在开封定居多年。这就是被称为“蓝帽回回”的“一赐乐业”教的信众聚落。他们不仅仅是头戴蓝帽,与信奉伊斯兰教的“白帽回回”有别;且以宰杀牛羊时剔除脚筋而自称“挑筋教”(相传犹太人祖先雅各与人角力时大腿扭伤,故有此俗。)。直至现代著名学者陈垣先生于1919年11月撰就《开封一赐乐业教考》,才开始引起学界对开封犹太人身世来源的关注。汉文典籍对犹太教的记载始见于《元史》,元以前似无可征。该文详细考证了该教与回教之异同、教中人物之大略、寺宇之沿革、经文之内容及源流等等。陈垣先生认为:犹太人来华侨居,已有漫长之历史,大致可归纳为始于周、汉、唐等数说。而根据史料,唐朝时已有相当数量的犹太人居于中国。初自称“一赐乐业”(“以色列”之另一音译),他们做礼拜时头戴蓝帽,故而亦被称为“蓝帽回回”。因其不食兽类腿下筋,故而又被称作“挑筋教徒”。最为著名的犹太人聚居地为河南开封,此地设有犹太会堂,称西那高刻(Synagogue)。至17世纪,有天主教学者深入开封从事研究与探访,发现教堂存有一部至少拥有五、六百年历史之经典,称《摩西五经》。颇令人惋惜者,此珍贵典籍竟于19世纪中叶流失于动乱与战火。犹太侨民是否曾将《摩西五经》译成中文,已无从细考。而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曾撰《中国境内犹太人的若干历史问题》,对开封犹太人之事迹记述考订颇详。然潘先生此作虽完成于1953年,但由于种种原因,至1983年方得终见天日,而使世人耳目一新。其“氏族与人物”一目中,曾对李姓犹太人之族来源予以介绍,其云:李氏即“利微”之改称。宋元间未改,宋孝宗时,掌教有利微五思达,至明时,可能更早,则满喇(即“比拉”)多属李姓。李氏乃在华犹太人之著姓,且不乏名人雅士。如清代有犹太后裔名李光座者,于顺治年间考中进土,曾为康熙二年(1663)碑书丹,才气不小。官至云南按察司副使,改均州知州。堪称犹太后裔群体中之俊彦。 在元代,犹太人曾被称作“术忽回回”。乃由于其所奉之犹太教,有不食猪肉、行割礼和每日礼拜等宗教习俗与回回所奉之伊斯兰教多相类似之故。足见当时国人对上述两教教义认识之肤浅。加之其参加宗教活动时所缠头巾为青蓝色,至明清时期又得“蓝帽回回”或“青回回”之名号。由于与回族较易产生认同,并多有与回族通婚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其不少聚落成员逐渐融入回族群体之中。 就当前所掌握之考古资料,虽然早在公元八世纪犹太人用希伯来文字书写的书信和祷文已在新疆和阗和甘肃敦煌被发现,但现存于开封博物馆的《重修清真寺碑记》,才是犹太人定居开封最为直接确凿的证据。据此刻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的碑文可知,开封犹太人迁至此地并定居繁衍之时间上限应不迟于北宋年间。 然而据《重修清真寺碑记》碑阴的铭文《尊崇道经寺记》(成于明正德七年,1432年)所载,有开封犹太人“厥后原教自汉时入居中国”之说。另据现存于罗马的另一《重修清真寺碑记》(成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之碑文拓片,此犹太聚落还曾自称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来到中国。其有云:“教起于天竺,周时始传于中州,建祠于大梁。”此说不可轻信。考其理由,盖开封犹太人开此新说旨在证明其来华时间甚早,以防周围诸族人等之歧视。 据史料记载,开封犹太人于明末耶稣会士到来之前,一直未曾知晓“犹太”一词而自称“一赐乐业”(以色列),此外从其尚无庆祝“光明节” (亦称“圣殿节”,源于犹太人为纪念公元前2世纪犹太人战胜叙利亚人夺回圣殿耶路萨冷,于献灯时发现残存之灯油只可供一天之用,却奇迹般连续燃烧达八天之久,故而成为犹太节日)之习俗方面考察并推断,其有可能在很早时便已脱离犹太文化中心,且其后亦未曾与之建立联系。不过亦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在其到达中国之前,先已滞留他国时间甚久。《重修清真寺碑记》上所记述之“出自天竺”,是否可作为其先抵印度并流连千载,北宋时方起身来华,并最终定居开封,亦未可知。 开封乃北宋都城,当时曾商贾云集,极尽繁华。在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即可略窥其盛。据《重修清真寺碑记》,宋代开封犹太人曾相当活跃和兴旺,曾“进贡西洋布于宋”,而宋帝为“怀柔远人”,特发敕令,赞其“归我中夏,遵守祖风”,并恩准其“留遗汴梁”。这无疑是对开封犹太人合法移民定居最权威之护身符,亦是在其定居华夏时间问题上最具权威之力证。于历史上一直被诸多民族和国家驱赶追杀之犹太人得以在此安居乐业,其感激之情不言而喻。公元1134年,犹太人建教堂于开封,而此时开封已被金王朝占领,宋朝廷逃往江南并定都临安。按纪年习惯,应记为金大定三年,但他们却于明代所撰之碑记中以“宋孝龙兴元年”记之。或可看作是一个弱小民族聚落对曾给予其些许关爱的业已消失的政权予以的衷心回报。 元明两代,开封的犹太人逐步进入“主流”社会,或参加科举,或出仕为官,或多财善贾,或悬壶济世,史有明载,于兹不赘。因具备政治与经济实力,犹太人聚落不仅得以生存延续,并出现生机勃勃之气象。 开封犹太教堂于宋龙兴元年(1162年)始建,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重修,明朝又曾重修。乃聚落居民礼拜之处所,精神之归宿也。而天有不测风云,于冥冥之中,天灾人祸已开始渐渐逼近。先是明天顺五年(1461年)黄河堤溃泥沙俱下,淹没教堂,教民亦作鸟兽散。大水过后,教堂为墟,一片狼藉。然当时开封犹太人经济实力尚可,捐输踊跃,据弘治二年碑文记载,“复备资财,起盖深邃,明金五彩妆成,焕然一新”;“外作穿廊,接连前殿,乃为永久之计”。以色列国家博物馆中现存有该教堂复原模型,若能有幸一堵,当信此言不虚。而天灾过后,人祸又临。据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修清真寺碑记》记载,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率农民军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攻打开封。因久攻不下,乃决黄河水灌之。致当时开封城中几十万居民尽为鱼鳖,“汴没而寺因以废,寺废而经亦荡于洪波巨流之中。教众获北渡者仅二百余家,流离河朔。”近三千人的犹太聚落毁于一旦。“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令人扼腕叹息。 经此事变,开封犹太聚落元气大伤。尽管部分灾民重返家园,散失的“脱拉”等经卷亦陆续得以修补,但与过去相较,已不可同日而语。不少开封犹太人自此逐渐流散各地,竟有迁徙到云南甚至台湾者。对于犹太教义之理解与信奉,于此时亦日渐模糊浑沌,聚落呈一蹶不振之象。 至清朝末年,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清廷衰征毕露,开封犹太聚落亦风雨飘摇。此时当务之急已不是如何持续教务,而是怎样谋求生存。更有甚者,散居于犹太教堂附近的贫苦犹太人竟将教堂的屋瓦和地皮出售,以糊口度日。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最后一位“拉比”去世;其后“脱拉”亦陆续被售与外人;到民国初年,开封犹太教堂地产悉数售予当地安利甘(即英国新教)教会。拉比去世、“脱拉”流失,教堂出售,致使作为犹太宗教有形代表之圣经文、圣职和圣所皆已不复存在。就开封而言,此时已是只有犹太人而无犹太教。 20世纪初,已稳居上海的犹太社区得知开封犹太人之状况,曾组织“中国犹太人救援会”。而此时该社区基本上是由来自中东的犹太人构成,与开封犹太人几无渊源。他们函告开封犹太人,可派遣适当人选来上海学习教义,并筹措资金以助其生活。另外还致信设于伦敦的犹太人委员会,希望得到资助。而当时正值俄国局势动荡,诸多俄国犹太人蒙池鱼之灾。不久“十月革命”爆发,大批俄国犹太人逃亡至欧洲各地,委员会应接不暇,捉襟见肘,已无暇他顾。上海犹太社区之呼吁未能得到回应,“中国犹太人救援会”只得靠自身努力来尽力为开封犹太人提供帮助。他们陆续将其中部分人接至上海就业,更加剧了开封犹太人之外移。至三十年代初,开封犹太社区的宗教生活已根本停止,犹太居民人数亦在迅速减少。 上个世纪5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居住在上海的犹太人大都离开中国,多迁往以色列或美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迁至上海的不少开封犹太人又打道回府,重归于他们心目中的故乡。当时,开封有数百名犹太后裔仍居住于原开封犹太教堂遗址附近。因其民族特征逐渐丧失殆尽,因而被纳入回族群体之中。 光阴似水,沧海桑田。开封犹太人聚落当今已成历史陈迹。从北宋年间算起,开封犹太人聚落虽孤悬于汉文化包围之中,却能够保持自身特色、坚持自我认同达千年之久。考虑到中华文化的惊人同化力,犹太后裔们已经是创造了奇迹。平心而论,彼此远隔万里而心心相印,时光跨越千年而痴心不改。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